AEF SparkUp

全球求才若渴 港应增强风险胃纳培育创科生力军

2022年1月3日 | Expert Advice
分享 :
近年环球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气候变化等为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创业家作为经济驱动力的作用更显突出,初创公司抱持令世界变得更好的信念,继续成为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进步的引擎。由德勤中国及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联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香港创科生态在各界协力下蓬勃发展,惟在全球求才若渴的环境下,香港要成为创新枢纽,还需进一步协助年轻人发展所长,培养创业精神,建立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以促进创新;报告亦冀政府推出更多人才政策,如吸引初创创始人留港投资并辅助其他创业者等举措,令整个创科生态持续焕发活力。

港初创数十年增三倍 去年风投创新高

过去十年,香港着力加速创科发展,并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令创科产业GDP大增两倍,分别在2017-18年度和2018-19年度达到双位数增长;而得益于不断增加的资金支持,期内香港初创企业数量激增三倍至目前的3,755家,当中「独角兽(估值逾10亿美元)」公司就有12间;金融市场研究公司Preqin指,香港的风险投资额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截至10月录得45笔交易,共筹集了287亿港元;而香港政府过去四年在创科领域亦已投入逾1,300亿港元。

我们见到香港初创生态日趋成熟,德勤中国及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最近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访问了153名以香港为基地的创业者及初创公司行政人员,以及1,382名香港大学生,有超过四成受访者对香港创业精神的评分达到4分(满分5分)或以上。然而,在全球创科人才短缺的情况下,香港仍需于培养、吸引人才方面多下功夫,持续为行业注入养份。

加强科技教育 培育创科生力军

劳工及福利局2019年数据指,香港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预计将以平均每年4.3%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57,600人,惟人手不足的趋势日渐明显。 42%受访香港初创有感高质素人才短缺;有些创办人透露,公司的扩张计划因缺少中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而受到影响。我们认为香港应加强科技教育,培育创科生力军,改善人才短缺现状。

香港政府近年重视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推出多项支援措施,当中包括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资助如STEM教育博览会的大型学习活动等,整体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亦由2015年的18.6%提高到2020年的20.6%,惟我们的调查发现,只有38%的创业者和35%的学生认为政府对STEM的支援有助增加ICT(资讯及通讯科技)人才的供应,由以可见香港要培养科技人才,还需更有系统地投入,且教育必须与当今世界发展相关联,注重实际应用。

我们建议应在政策层面界定更均衡、可持续和影响更深远的STEM教育,或可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建立STEM学习的中央机制,统筹拨款、课程内容设计和导师培训等细节。正如创办一站式营销平台Maven Access的中文大学物理学硕士生Edwin Ty所讲:「科技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香港的教育制度必须紧跟现今社会的步伐,不仅要传授STEM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开放思想、同理心和同情心,让他们成为能适应未来的创新者。例如元宇宙(metaverse)就是一个新兴的发展,已被视为互联网的下一个进化和战场。」

宣传创业成功故事 提升公众认受性

纵观我们过去四年的调查发现,即使香港出现愈来愈多成功的初创,公众对创业的认受性仍没有改善,今年的调查中仍只有三分之一学生受访者表示家人支持他们自雇,而受访创业者对香港的创业文化则持更积极的态度,超过五成表示得到朋友或家人支持。调查又指,大多数(77%)受访学生希望毕业后在大公司工作,只有33%希望加入初创工作,仅23%希望成为创始人,这或与香港人的传统心态有关——更看重有稳定职业轨迹的工作,部分人不考虑创业,亦可能由缺乏可行的商业理念或资金来源所致。

在如今全球争夺优质人才、资本和初创企业的环境下,我们认为香港需形成一种更敢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来促进创新,例如增强公众的参与度,让他们了解创业亦可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并着力宣传成功故事和创业英雄,激励下一代;亦可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创业的机会,比如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创业精神,为学生安排导师或到初创公司实习等。

吸引企业家留港 投资辅助其他创业者

 除了培养本土人才,我们亦需要更多政策吸引全球人才。一方面,要留住创始人在香港继续投资,及辅助其他初期创业者。矽谷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很有活力的初创生态,原因之一是成功创业者会投资支持其他初创并分享他们自身的经验。

 另一方面,政府可考虑设立专门的签证渠道,加快聘用海外科技人才,并留住海外连续创业者,尤其在香港最需要的领域,如数据科学、云计算和资讯科技安全等。加拿大是其中一个例子,当地最近推出「Global Talent Stream」计划,允许雇主在10天内为有助填补人才缺口的海外人才申请工作许可,令企业更快留住人才;亦可考虑参考新加坡的做法,为创科人才提供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快速通道。另外,政府可考虑提供租金较便宜的办公室或税收优惠,缓解创业者对香港高昂生活成本的顾虑。

 融资覆盖创业各阶段 吁简化资助申请手续

融资方面,香港已覆盖从种子期等早期到中后期各个阶段,无论规模大小、位处不同成长阶段的初创均有机会获得融资。香港政府过去多年透过「创科创投基金」、数码港、科学园等渠道鼓励科技应用及创新,并与私人风投携手为香港处于早期和成长阶段的公司提供融资。有65%受访创业者透露,未来三年或会寻求私人风险资本的投资,只有35%的创业者计划申请政府资金,我们乐见创业者考虑以风投推动业务更快扩张,但这一差距表明,创业者或不太了解政府的资助计划。我们建议政府应探讨简化申请其资助项目的行政手续,并加大宣传这些计划。

香港拥有成熟的商业文化,年轻人的创业思维正在萌芽,我们期待各界未来继续携手发力,为培育下一间独角兽公司创造有利环境,共同支持香港成为环球创科枢纽。